top
top
【两个文件学习系列之一】倪邦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以协同创新为驱动 努力增强学校后发优势
——“建功十二五,喜迎十八大”心得篇之三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2-05-08
作者:万伟伟
编辑:万伟伟

    新闻中心讯(万伟伟) 4月27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倪邦文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讲话,就如何深刻理解《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即“高教30条”)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即“2011计划”)作了深入阐述,就如何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强化特色,凝练方向,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思路。
    倪邦文指出,党委决定专门召开此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以及高教30条、2011计划两个重要文件,主要考虑是通过心无旁骛的集中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促使全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增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自觉性;通过畅所欲言的头脑风暴,进一步凝聚集体智慧,深化对学校发展深层次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深化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的理解和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学校的实施方案和推进路径。
    倪邦文指出,第一,要深刻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新要求。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明显。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处于关键的转折时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升人才素质、改善人才结构、供给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突出,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全面提高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倪邦文指出,纵观全球,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新世纪以来,各国正在掀起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浪潮,突出表现为注重培养能够全方位适应时代变化的人才,注重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注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面对全球经济衰退,各国不约而同地将视角转向教育,希望以教育引领社会发展。为了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抢占先机,各国更是将危机视为全面审视教育、对教育进行彻底改革的新机遇。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两个新趋势:一是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努力方向,二是亚洲国家强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迫切要求我国高等教育顺应时代潮流,抢占发展先机,深化改革创新,增强竞争实力。
    倪邦文指出,新科技革命、知识革命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等出现新的特征,促使高等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知识生产和传播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促使信息、知识、人才、技术、资金等流动更加频繁,要求高等教育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开放共享成为可能和趋势。知识爆炸式增长,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折旧”速度大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也越来越快,促使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深化,区域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迫切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加快教学科研组织形式变革。
    倪邦文指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间短、步子快,与快速增强的规模相比,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我们的理念、机制、方法还没有完全跟上,要实现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迈进,迫切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
    倪邦文指出,第二,要清醒认识学校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从学校的发展历史来看,从中央团校到中青院,从单一的干部培训职能到普通高等教育和干部培训职能并存,从面向全团的干部培训到面向全球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学校承担的职能有变化,培养对象有变化,但基本的理念没有变,比如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社会需要、拥有主流价值观等。虽然办高等教育的资源条件总体上是不够的,但因为地处北京、隶属团中央,中青院还是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就学科专业的设置而言,13个本科专业和14个硕士专业都是人文社会科学,涵盖哲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构成了基本的学科结构,但相对比较单薄,互相支撑还不够。从学校的历史传承、专家评估和社会评价来看,“青年”和“政治”是我们的显著特色,体现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中。近年来,这两大特色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培育特色、强化特色、彰显特色的举措越来越清晰。在办学过程中,学校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质量,非常重视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的发展能有今天,取决于我们的优质生源,取决于我们的人才培养。好的生源进来后,有全方位的培养,出去后能够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这是我们的突出优势。
    倪邦文强调,在正确分析优势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存在的不足,突出的一点就是平台优势不够。我们既没有赶上“211”工程,更不是“985”高校,没有整合资源的平台,也缺乏相应的影响力,对招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这是非常不足的,也是值得忧虑的。但是,也要看到教育部与团中央共建学校、学校与中央编译局共建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学校与西南政法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学校与铜仁市开展校地合作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与全方位平台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2011计划的出台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机遇。2011计划打破身份限制、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中青院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充分发挥共建的优势,打造协同创新平台。
    倪邦文指出,第三,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最根本、最本质的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既是一所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需求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全校上下要深刻思考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一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中青院的人才培养形成了“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标准和特点,下一步需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紧密结合”的要求,进一步加以细化、完善,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二要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要思考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有没有合理调整的必要和可能。要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注重因材施教,为不同兴趣专长、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培养。三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与有关方面探索建立联合培养的平台。要探索学科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要结合专业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要通过制度安排,进一步组织开展好学生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公益活动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将其纳入教学计划。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中青院在创业教育方面有自身优势,聚集了优秀的师资,形成了稳定的团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外界的认可和关注,要把这一优势切实发挥好。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社会对中青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寄予厚望,也满怀期待。全校上下要提高认识,查找不足,找准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熏陶之中,大力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倪邦文指出,第四,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增强学校的后发优势。2011计划提出的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既是整合资源的平台,也是增强学校学术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平台。因此,要构建好协同创新平台,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增强学校后发优势。要以协同创新的理念推动科研改革创新,打破封闭、分散的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各部门、各院系(中心)要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思考院系层面和学校层面应该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怎么干。在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中,要把握好四个协同:一是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有效协同。要瞄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开展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的科研创新。二是科研创新的主体之间要有效协同。协同创新平台是开放的、集成的、高效的新模式,不是封闭的、分散的、低效的,要以任务为牵引,以项目为整合手段,鼓励和倡导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交叉结合,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努力建设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和新兴交叉领域的重点研究基地,构建创新平台体系。三是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要有效协同。科研平台要有利于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要有利于人才培养,科研平台要有利于学生参与,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科研,在科研中深化学习。四是科研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协同。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消除壁垒,理顺关系,释放活力,探索构建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人才管理制度和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倪邦文强调,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从自身特色出发,从顶层设计2011计划的实施和项目申报,进而推动、提升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