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五年奋进,喜看成就”之公管系篇
“五年奋进,喜看成就”系列报道之公管系篇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6-01-18
作者:公管系
编辑:梅轶竹

编者按:2015年,是我校“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全校师生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开拓奋进,锐意进取,按照《规划》所列的主要任务,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研管理、国际合作、人事改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闻中心特策划“五年奋进,喜看成就”系列报道,从多方面反映五年来学校建设发展新亮点,助力“十三五”学校建设发展新跨越。

 

2011-2015年是学校“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五年,也是公管系稳步快速发展的五年。“十二五”期间,公管系的总目标是认真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以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为指导,努力使公管系成为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课程体系、学科研究等领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并在国内相关专业本科教育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学院系。“十二五”期间,尤其是2013年以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公管系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发展为重点,以规范教学为抓手,努力促进各项工作稳步快速发展。

学科专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2002年建系时,公管系仅有一个本科班,招生人数约50人。专任教师11人,没有教授。“十二五”期间,公管系从只有一个专业,一个班发展为两个专业,三个班,新设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从没有硕士点发展到一个硕士点,2016年,社会管理硕士点对外招生;系内专业教师队伍扩大到20人,其中有4名教授。

学科发展与学科建设在教学部门的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制约公管系长远发展的两大瓶颈是:单一本科专业、无硕士点。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分类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不利于院系的整体学科发展。新设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既符合我校的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符合我校“十二五”规划中“加强管理学科建设,培育整合2—3个管理学门类下的专业”的设想,也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学生的分类培养。

政治学与行政学和行政管理两个专业互为支撑,也能达到系名、专业与课程设置的一致。社会管理专业提升了公管系的办学层次,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和教师团队的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

建系以来,公管系一直在探索确立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公管系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经过近几年来的逐步探索,公管系结合国内外教育形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根据本系生源和教师结构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完善课程设置,体现和贯彻“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原则;通过开设领导力开发系列课程,开展较为系统的素质教育,更好地体现“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原则。建构专业导师制和职业导师制的特色制度。通过专业导师制的实施,加强对研究型精英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实行职业导师制,推动就业辅导的改革和创新。建立读书活动辅导的特色项目,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2014年,以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规范课程设置,为学生成才和教师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科发展,突显中青特色。

开展读书活动

课程和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按照“研究—分享—共识—实践”的进程,将教学改革成果加以落实。鼓励教师结合专业和所授课程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根据系发展实际,设立以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专业特色课程教材建设和新开专业选修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课题,以立项的方式,加大投入,强力推进教学改革。

按照教育部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要求,将专业核心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并以课题立项的形式,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框架和课程之间的衔接进行讨论。

2010年至今,公管系围绕政治学领域新开《政治学著作导读》、《政治哲学著作导读》、《政党政治学》、《比较政治学》、《政治发展理论》、《政治文化学》、《政治监督学》、《西方民主理论》、《美国总统研究》、《政治学研究方法》、《专业英语》等新课程;围绕行政学和管理学领域新开《行政案例分析》、《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非营利组织管理》、《行政伦理学》、《行政改革与政府创新》、《电子政务》、《战略管理》、《管理学著作导读》、《人员素质测评》、《大学生领导技能发展活动课程》等选修课程。

系内资助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组织行为学》等一批精品课程的前期建设,资助了《政治学》、《行政学:理论与案例》、《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领导科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一批教材建设。徐莉教授、孙广厦副教授所主持的教改项目获得北京市教改立项。

按照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学校要求,增加了《行政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公共政策分析》等几门课程的双语部分。最后,为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督促每位教师完善了课程的(个人简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并加强在课程出题、课程考试、论文指导等方面的规范性建设。

   

公管系召开新设行政管理专业专家论证会

实践教学得到进一步强化

结合专业培养,把专业课程《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开设时间提前,并把《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提前至大二下学期,提高实习实践的专业性、理论性和调研方法的科学性。强调“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鼓励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先后与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北京广安门街道办事处、北京方庄街道办事处签订合作协议,形成稳定的实践教学合作关系。与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各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合作。

赴系社会实践基地北京方庄街道办事处调研

加大对外交流,提高学术水平,促进科研发展

为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走出去,请进来,主动派出教师到国内外进行学习考察交流,积极邀请同行专家来校交流指导。策划、举办“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系列论坛、“新锐青年政治学者”系列论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打造校系品牌,提升我系学科专业的影响力。同时,积极征求本系教师和学生对系列学术论坛和读书活动的建议,尝试对读书活动的书目遴选机制和具体辅导方式进行改革,提高这些我系传统品牌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新锐”青年政治学者论坛

公管系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签署院系合作协议。英国约克大学社会政策系主任受邀访问公管系,探讨在社会管理研究生项目中的合作。同伊利诺伊理工大学MPA项目实现初步合作。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教授达里奥·卡斯蒂廖内(Dario Castiglione)应邀在公管系任教一学期。

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积极鼓励广大教师以科研促教学,近五年来,教师共获得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8项,横向课题多项,全体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著作(包括译著)20余部,科研成果的数量特别是质量有明显提升。

教师出版的部分专著

坚持育人为本,围绕全程育人体系构建,认真做好学生工作

认真动员、组织学生参与读书活动、国家政策论坛,以及“新锐”青年政治学者论坛、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论坛、“引智学术沙龙”等系列学术活动,努力在全系学生中营造认真读书,全面发展的良好学风。

认真开展学业警示,对重点学生进行单独约谈和重点督促。坚持进行全系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再教育,教育学生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定理想信念。

修订《学生党员发展手册》,规范学生党员的发展流程,将学生党员的发展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严格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努力推进历史遗留的学生党员组织关系的清理工作。圆满完成了各类学生资助的评定工作,注重正确的导向和合适的制度激励,坚持程序的公正、合理、透明,为学生的学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结合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完成《公共管理系本科生就业与发展报告》,对历年来的就业工作、就业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梳理与回顾,对在校本科生的就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咨询和辅导。积极利用校友等各方面的社会资源推进职业导师辅导工作。

配合保卫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及时、妥善地处理有关本系学生的治安案件,关注出现心理困惑的学生,切实维护学生的安全稳定。

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

按照打造幸福和谐、温暖上进的学习型组织目标,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设立政治学、行政管理两个教研室,注重发挥教研室和教师的积极性。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科研交流,以老带新,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深入开展教师间谈心交流活动,加深了解,凝聚共识。弘扬公共管理系教师“爱学生,关心学生”的优良传统,加强师德建设,全体教职工克服各种实际困难,放弃诸多休息时间,立足本职,热心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诸多提供了许多周到细致的辅导与帮助。继续加大对本系困难、生病教师的帮扶力度,在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下,对困难、生病教师进行经常性慰问活动,并竭力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组织的温暖度。公共管理系教工党支部和工会小组曾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党支部和优秀工会小组。

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面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情况不断变化的大形势和学校其它院系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发展的小环境,公管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学科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落实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公管系制定了“十三五”发展目标:到2020年,将公管系初步建成为在国内具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定学科影响力的有特色的政府管理(政治与公共管理)院系。

(资料来源:公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