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师生热议十九大精神(三)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7-11-01
作者:
编辑:梅轶竹

​连日来,我校师生以各种形式认真学习讨论十九大报告,深刻理解青年一代应担负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老师和同学们的学习心得。

黄国芬  继续教育学院

十九大报告令人振奋,令人鼓舞,作为一名团校老师,我们一定要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岗位,恪尽职守,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干部,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王冬梅  社会工作学院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的报告,感到既站位高远、思想精深,又贴近实际、亲切可感,给人以方向、给人以自信、给人以力量。我想用四个字来概况自己的几点体会:

第一个字是“新”。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面貌新;标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方位新;作出了我国主要矛盾深刻变化的重要判断,要求新;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新;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目标使命新。

第二个字是“强”。报告着眼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历史跨越,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制造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等12个强国目标,体现了拼搏顽强、发愤图强、追求自强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

第三个字是“变”。报告开篇即强调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表达了我们党在矢志变革中求进的内在品格,特别是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改革永远在路上。

第四个字是“近”。习总书记的报告贴近广大党员的感情,对全体党员发号召、提要求,既严管又厚爱,其言谆谆、其情切切;报告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部署许多惠民举措,包括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解民忧、暖人心;报告贴近我们的工作实际,对社会建设、社区治理、青年工作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遵循。

郑伦  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所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大会,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我们在党支部的组织下,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的盛况,聆听了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突出的感受就是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对投身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充满劲头。党的十九大报告高瞻远瞩、旗帜鲜明、立意高远、意蕴丰富、思想深刻,是一篇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作为一名团课教师,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共青团事业,热爱团干部培训事业,热爱团课讲堂。如今,如何更快更好地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团干部头脑,是我们思考的重大课题。作为中央团校教师,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对党的文件进行解读、对党的青年政策进行解读、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进行宣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方略和新部署,并且尽快在课堂上运用这些新理论、新提法去阐释和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新时代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理论。

何潇潇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这样深情寄语年轻一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十九大为我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和拼搏努力的目标指明了方向,激励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做全方位发展的中国青年,以崭新的姿态进入新时代。

齐天亮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研究生

新时代,新思想,无疑为青年马克思主义学生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这无疑为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更加认真细致地研读经典著作,更加朝气蓬勃地投身实践,理论基础,勇于创新,坚定信仰,真正做到在马学马,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在马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