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首届中国青年论坛关注经济环境与青年就业创业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0-11-23
作者:石莹 张祎琪 李伟 张吉阳 杨慧珺 李昕 高兴利 万伟伟
编辑:xiaolong

采写/记者 石莹 张琪 李伟 张吉阳 杨慧 李昕 高兴利 万伟伟

 

1120,由我校主办的首届中国青年论坛在我校举行。论坛以“经济环境与青年就业创业”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经济学界、教育学界就业创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共同探讨当前经济环境下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创业教育。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技术专家佐佐木聪先生,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研究员,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工程学院创业与技术研究中心客座专家Cynthia Dai,美国瑞津大学全球领导力与创业学院教授Bramwell Osula,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项目策划主管Rhodri Walters,美国萨福克大学邵业商学院副教授Jane Zhu等十多名来自国内外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在我校聚焦青年就业创业问题。

来自国内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名教师、研究人员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十多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会议。

中国青年论坛是我校着力打造的国内以多学科视角研究青年问题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计划按年度举办,围绕不同专业学科和主题展开学术研讨。作为团中央所属的高等院校,我校多年来始终坚持在学科建设、专业研究方面打造“青年”特色,致力于青年和青年问题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此次论坛的举办,旨在整合优质资源,依托社会科学的专业优势,汇聚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引领社会对青年给予更多的关注,探寻解决青年问题的创新举措,帮助青年健康成长成才。


校党委书记倪邦文致开幕辞,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新清教授主持。倪邦文在致辞中说,中青院注重“青年”特色,致力于青年问题的研究,举办中国青年论坛是学校对既有成果的总结和升华,也为全国以及世界各地关心青年问题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合作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学校将致力于把论坛打造成国内研究青年问题的高端学术论坛品牌。

王新清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家华教授的主持下,论坛上午的研讨正式拉开帷幕。

蔡昉研究员在题为《人力资本储备、人力资本转型与青年就业机遇期》的演讲中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供不应求出现的“民工荒”等问题,导致普通劳动力工资上涨,从而产生了大学生与农民工、非熟练工与熟练工的工资趋同问题,使得一部分学生认为上高中、大学已经没有多少用处,而放弃受教育的机会。所以,现在大学的教育要与劳动力市场相匹配。他认为,解决就业问题进入了新阶段,重点不再放在仅仅是扩大就业,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更多是解决结构性问题。

 

张政文教授发表了题为《面向全体、基于专业、探索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的创业教育模式》的演讲。他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过度地重视专业教育,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不够,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他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在一起,用创业教育去改造专业教育,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而推动大学生的就业。为了实现这一深度融合,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业精神,其次在构建专业体系时要把创业教育融入其中,同时,要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以保证创业教育的实现。

郗杰英研究员以《中国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及对策建议》为题进行演讲。他以具体的数据与事例来说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四个特点:供需矛盾,学校类型和专业差异,行业区域情况的差异,区域学生的差异。并且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一是指导不够,二是培训不到位,缺乏社会知识。最后,他建议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到共青团组织到学校到学生各方面要协调配合才能够解决问题。


我校经济系主任林江教授在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的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演讲中,结合自身专业,从宏观层面分析了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而又分析了各类青年的就业特点,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属于弱势群体,存在隐蔽性失业。他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为学历层次、专业结构、“持久性作用”及影响、就业市场中“挤出效应”的影响和就业歧视。他认为,要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从转变高等教育体制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开设就业及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努力。(摄影/赵丹霞)

 

佐佐木聪先生作了题为《Emerging rural market and the potential of  youth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的开幕演讲,分析了新兴农村市场的发展给中国青年创业带来的潜力,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推进青年就业创业的举措和与全国青联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KAB项目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