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理论】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重在把握五对关系
来源:《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
日期:2022-06-13
作者:胡静 谈思嘉
编辑:王娟

  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重在把握五对关系

  胡静 谈思嘉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深刻剖析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思想状况,也为继续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行动方向。广大青年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最新重要论述,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正确把握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的辩证关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高擎“理想”火炬烛照“现实”的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青年群体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群体有没有远大理想,能不能志存高远,决定了青春的本色和高度,也决定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也是党领导青年运动的优良传统。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青年点亮理想之灯、发出信念之光,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在理想信念旗帜之下茁壮成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紧跟党打破旧世界”的理想指引下,广大青年踊跃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为建立新中国冲锋陷阵、百死不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把青春献给祖国”的理想照耀下,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建设新中国艰苦奋斗、贡献青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理想鼓舞下,广大青年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一马当先、挺立潮头,人人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个个为四化献青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锐意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青年担当起强国一代的责任使命,在各行各业挥洒青春、建功立业,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谱写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礼赞。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新时代中国青年身处前所未有的“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激荡交织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用理想信念指引前进航向。做好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就要帮助广大青年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引导广大青年团结凝聚在理想信念的旗帜之下,早立志、立大志,筑牢理想信念这一精神支柱,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当然,理想信念从来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实践的。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不仅要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自觉涵养“国之大者”的赤子之心,树立永久奋斗的鸿鹄之志,更应该把理想信念根植于现实,落实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际行动中,转化为新时代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和执着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二、以“主义”为指引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论战。1919年7月,信奉实用主义、主张改良主义的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尖锐批判了王揖唐等政客空谈“主义”的乱象,并由此进一步否定马克思主义对解决中国问题的适用性。李大钊读后,当即写下《再论问题和主义》进行反驳,双方围绕“问题”与“主义”的关系展开激烈争论。李大钊等人认为问题与主义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是交相为用的,这是并行不悖的”,而且坚信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问题与主义”之争表面上看似是一场学理的争论,实则关系到救国道路选择的问题,即究竟是采用整体改造的道路还是实行渐进改革的道路来解决中国问题。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坚定地捍卫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毛泽东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但是,早期青年工作开展时,由于组织内部“主义”的纷杂而一度停滞不前。党的一大后,中国共产党专门就共青团的整顿和青年工作的恢复进行了研究部署。1922年5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实现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完全统一,真正成为纲领明确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自此,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中国青年运动进入了正确的航道。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党、团组织始终致力于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深刻形塑了一代代中国青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他们追求进步的成长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留下了深刻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做好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就要帮助广大青年正确认识“主义和问题”的关系,引领广大青年自觉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饱满热情拥抱马克思主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准确理解党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中真正学通、弄懂、悟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特别是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实践力量的认识,以此来辨析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来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确保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的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领广大青年在终身学习中求真知,在社会实践中练本领,在创新创造中长才干,在苦干实干中有作为,脚踏实地、经世致用,努力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三、在“利己”“利他”辩证统一中发展进步

  “利己”和“利他”并非是一对存在着天然鸿沟的对立体。往往,个体从利己的动机出发,有时候也能达到利他的结果,而从利他的动机出发,也可能实现利己的效应。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体和个人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利己和利他能够在现实中达成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视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就充分彰显了个人和集体、“利己”与“利他”的普遍观照。与此同时,在全社会倡导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取向下,人人实现自身价值,积极服务社会,促进全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社会的繁荣发展又反过来为个人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身处激烈竞争的社会,“利己”和“利他”的矛盾有时也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成为摆在青年面前的一道“选择题”。在“利己”和“利他”的抉择中,部分青年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被打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烙印。但是,“精致利己”终究是小部分人,“我为人人”才是中国青年的普遍追求。回顾历史,“雷锋精神”“张海迪精神”历久弥新,成为照耀一个时代的闪亮符号。无数青年在他们的影响下,用实际行动给出了选择。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始终把党、国家和人民利益摆在首位,服从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全局利益的需要,为人民服务、对社会尽责。放眼现实,面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青年挺身而出,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奋勇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用臂膀扛起如山责任,用血脉奏响战疫之歌,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认可。据统计,在4.2万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人是90后、00后;在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的3万多名建设者中,60%是团员青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做好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就要帮助广大青年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摒弃狭隘地将“利己”和“利他”截然对立的错误观念,实现利己与利他的辩证统一,引领广大青年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在赓续精神血脉中提升道德境界,在崇尚英雄模范中感受道德风范,不断形成正确的集体主义道德观,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要引领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心关爱他人,扶贫济困、扶弱助残,在道德实践中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四、在“小我”融入“大我”中汇聚磅礴伟力

  丹心从来系家国,炽热的家国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自古以来就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之中的基因禀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所谓“仁”就是推己及人、由家及国,所谓“义”就是能舍小我、成就大我。这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华民族先进分子安身立命的思维方式。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参观百年校史主题展览时勉励青年大学生说:“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你们心中要怀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每一个青年个体的人生目标都不尽相同,职业选择也略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百年峥嵘,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新长征突击手、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保护母亲河,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承载着一代代青年投身国家建设的火热记忆和奋斗足迹。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心怀“国之大者”,找准人生奋进的坐标,担负起党和人民交付的历史重任。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广大青年奋斗在祖国广袤的田野上,涌现出以黄文秀为代表的一大批时代楷模;在科技创新的伟大征程中,广大青年在“天问”“嫦娥”“神舟”“北斗”“天眼”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担重任、挑大梁;在捍卫国防的最前线,“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用生命奏响当代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广大青年迅速集结,在援鄂医疗队、重症ICU、疫苗研发中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青春屏障;在志愿服务的大舞台,“小青柠”“小叶子”在国家重大活动中绽放青春风采。新时代中国青年用实际行动担负起历史重任、担负起时代重托,用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来跨越发展道路上一个个新的“雪山”“草地”,攻克一个个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做好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就要帮助广大青年正确处理“小我和大我”的关系,团结引导广大青年胸怀“国之大者”,站稳人民立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突破自我小格局,融入时代大洪流,把个人选择与时代大潮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与人民福祉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事业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五、根植“民族”自信共建和谐“世界”

  100多年前,陈独秀在为《青年杂志》撰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感慨道:“国民而无世界智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以此成为唤醒中国青年积极融入世界的先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新时代中国青年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认识世界、融入世界:“未来之桥”成为中外青年友谊桥,青年领袖圆桌会共筑全球领导力,脱贫攻坚经验世界共享,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参与,双奥城唱响“一起向未来”,中国青年正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然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互相叠加交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前所未有的形势环境变化和矛盾风险挑战也带来各种社会思潮的波澜迭起,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知。如何引导青年一代在正确处理民族与世界关系,更加理性包容、自信自强,积极融入世界、拥抱世界,成为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课题。

  团结引导新时代青年积极融入世界、拥抱世界,首先要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千百年始终屹立不倒、绵延不绝,这是我们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历史根脉。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壮丽史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我们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现实依据。做好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就要充分用好历史禀赋和现实资源,帮助广大青年准确判断世界大势、认识中国方位、回答时代之问,既不在乱象迷茫中丧失自我,也不因沉浸自我而无限膨胀,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全球化浪潮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从青年做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融入世界、拥抱世界,还要团结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起博大的人类关怀,既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也要为推动构架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既要在更加积极全面地参与国际事务中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讲好中国青年的故事、贡献中国青年的智慧,也要以更加开放包容姿态拥抱世界,携手世界青年在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阔步前行。涵养大国气度,强化使命担当,持续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智慧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N].学习时报,2010-09-06.

  [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

  [4]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0.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人民日报,2017-09-30.

  [7]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N].人民日报,2017-10-26.

  [8]一项历史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纪实[N].人民日报,2019-01-20.

  [9]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1915(01).

  [10]习近平出席第十五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5-04-08.

  [本文系中央团校2021年度团干部教育培训教学改革项目“辩论式教学法在团干部教育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研究课题“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2B17)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转载自《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22年第5期,作者分别系中央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