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24-05-22
作者:董浩然
编辑:梅轶竹

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董浩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被视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对于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具有重大意义,要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乡村振兴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前,国家农业发展还面临着众多“卡脖子”难题,部分农业前沿领域原创性引领性创新能力不足,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动力不足,亟须提高农业科技供给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增强农业发展新动能。一是积极发挥新兴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重视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在农业生产中的结合应用。例如,依据系统测算的天气变化、市场需求、疾病暴发等数据,帮助农村实时做出精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决策,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广泛利用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完善电商平台建设,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高效连接,借助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和偏好,指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效率和农民收入。二是着力推动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发展。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发展必须依赖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装备,在立足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目标要求下,围绕农业科技需求特别是主要农作物、特经作物、畜禽水产养殖装备及关键部件研发创制,补齐农业科技发展短板,集中解决农业机械装备薄弱的问题,以支撑引领现代农业生产少人化和智能化。三是加快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与农村合作社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围绕农业产业的需求和技术瓶颈,构建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设立产学研合作项目。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联合科研,缩短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转化周期,促进理论研究与产业应用的紧密结合,产出一批农业科技领域原创性成果。

  科技赋能乡村治理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为加强科技赋能乡村治理,有以下几点:首先,加快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5G网络、光纤通信的全员、全面覆盖,实现村与村之间、村与镇之间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提升跨地域间的信息传递和采集,为数字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要重视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维护机制,为强化数字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全面满足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数字化需求,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其次,加强构建多方协作的数字共治模式。着力构建“一核多元”的管理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和村民等不同主体的角色与职责,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方积极参与的共同治理结构,打破数据壁垒或信息孤岛困境。鼓励企业特别是农业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参与,加快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如行业协会、合作社、公益组织等,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和社区服务,弥补政府主导下治理力量和方式的不足,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治理和服务。最后,完善乡村基层数字自治建设。科技赋能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辅助手段,要切实提高乡村治理效率和水平,关键在于加强乡村基层数字自治建设。要着力构建乡村数字平台和信息共享系统,既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实现村务公开、在线办理、信息查询等功能,又可以借助数字平台反映村民需求、征集村民意见、促进民主决策,形成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不断提升乡村基层自治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效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亦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要大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科技人才。一是加大乡村科技人才培养力度。重视挖掘乡村科技人才培育的教育资源,依托地方高校、职业学校、研究机构、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合作社等资源,与政府和社会力量形成联动机制,结合乡村实际不断完善符合乡村特色的课程培育体系。要着力组织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如理论教学、技术培训、虚拟现实(VR)体验、田间学校、科技大篷车等形式,注重培训的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统一。二是鼓励科技人才下乡助力。通过健全乡村科技人才激励政策,降低科技人才下乡的成本,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支撑、项目支持和荣誉奖励。鼓励科技人才参与乡村治理和社会服务,有效激发科技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提高乡村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增强其对乡村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借鉴国际优秀培训、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平台,推介我国建设乡村科技人才队伍的经验做法,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本文作者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自《光明日报》2024年5月22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