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互联网时代青年社会关系的正向塑造
廉思
当前,以移动互联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的普遍应用,正深刻影响着青年对于社会的认知方式和生命体验。相较于父辈,年轻人之间看似有更多更便捷的联系渠道,实际上孤独感愈发强烈。在网上,一张“孤独等级表”引起青年热议,这张表将孤独分为十级,从“一个人去逛超市”到“一个人去做手术”,每个级别都有具体行为对照。有青年甚至用1234567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1身孑然,2点一线,3餐外卖,4季网购,5感正常,6点下班,7点刷剧,一天平均点击手机1000下。这段独白表达的不仅是青年的日常行为轨迹,更重要的是对青年生活状态的一种场景再现,即“独而不孤”的新的青年现象。这一概念包含了两个相互关照且彼此映射的空间维度:独是现实空间、物理空间。而不孤,则是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独而不孤”将“线上”和“线下”巧妙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个看待青年的独特视角。
新技术实现了缺场交往。在传统时代,人与社会的交往停留在十分有限的物理空间,是“在场可得性”很高的现实活动。当人类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后,新技术突破了时空阻隔,面对面的“在场交往”不再是社会互动的主要方式,处于不同场所的人们能够借助智能通信工具,与远在异地的“现场缺席”的他者迅速建立联系。可以说,此刻的现实空间本身不重要了,其被强大的虚拟空间所掩盖,移动互联技术改变了人与社会的交往方式,人们不一定非要走出空间才能与社会发生关联。
由于青年是整个社会中对新技术最善于学习和掌握最为熟练的人群,他们也因此成为最先尝试突破物理空间、实现新交往方式的人群。新技术使他们敢于在物理空间上“隔离”而不丧失与社会的联系,这一张一弛恰到好处的距离造就了他们相当强的自主性。从表面上看是以居住空间为界与社会切割,而实际上却是时空压缩最完美的展现。在这一过程中,整个世界被压缩到手机之内,而手机就是一台时空交换器,青年人通过这台机器连接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同时,手机也是一台关系投射仪,青年人在这里静静观察并伺机介入深度社会关系。
新技术创造了新的圈层。现代化赋予了青年更多的机会和自由,而新技术则为青年提供了实现自由的工具手段和技术支持。新技术大大压缩了年轻人拓展人际关系的成本和进程,他们往往先通过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建立联系,边聊天边观察彼此的日常分享和关注,在这一过程中甚至无需见面,既保证了社交的安全性,也减少了无效社交的耗损。的确,现实空间上的区隔和虚拟空间上的嵌入,年轻人在社会关系中若即若离、可进可退、收放自如。对他们来说,身体在物理空间保持相对独立,能让自己充分放松,尽量避免现实社会的利益和关系纷扰,而新技术则让他们在虚拟空间找到志同道合的“好伙伴”,一起闲聊,一起娱乐,得到认同,获得身份归属。
由此,有了新技术的支持,青年人社会交往的形式,也不再以家庭或朋友为依托,而往往呈现为陌生人的随缘组合。年轻人通过新技术搭建自己的社交圈,发现更多具有共同兴趣喜好的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圈层”并成为许多网络流行文化的发端。例如“一起cosplay”“汉服”“Lolita洋装”“蒸汽朋克”等,圈层给青年以归属感、目标感和意义感,是他们最重要的身份标志。这些圈层正逐渐跨越线上线下的边界,带给青年现实生活更多的乐趣和体验,且仍在快速融合演变之中。毫不夸张地说,移动互联技术以其强大的“还原现场”能力开创了青年全新的交往模式,重塑了人类社会互动的新空间,带来人际交往的新变革。
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与人人交互模式不同,人机交互模式使得青年的世界更加碎片化。过分依赖新技术,沉溺于虚幻世界的美好,有可能会导致真切“现场感”的缺失,毕竟虚拟的“在场交流”与面对面的“握手言欢”和“促膝长谈”式交流带来的亲密情感体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虽然借助新技术,青年可以足不出户地任意领略世界各地的风景,然而,这种“坐而不动”的风光浏览,无疑与亲自跋山涉水的户外活动所带来的酣畅淋漓的真实体验相去甚远。青年当然可以通过手机来网购或点外卖,这种超越空间的购买活动,看似免去了街头奔波的劳累,节省了时间和体力,但虚拟的网上购物与那种挨个光顾实体门店所带来的虽筋疲力尽却满载而归的愉悦体验仍存在云泥之别。
可见,和真实生命的互动,会让人产生出一种深深的连接感,给予人充沛的陪伴感和正反馈。但如果大多数行为都在网上发生,青年对于社会的体验则是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体验的真实性不再与该体验得以发生的场所精确匹配,鲜活生命的感知渐行渐远。如果没有了真实的感受,没有了专注在彼此身上、倾听相互情绪的真诚对话,再多的“线上好友”也抵不上若干“线下挚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收获了很多“点赞之交”,却变得愈发孤独的原因。
如何应对新技术的挑战。当然,虽然新技术对青年的影响很大,但孤独的产生并不是新技术使然,科学技术只是让青年的状态变得更好或更坏,最终的结果仍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并运用技术。毕竟人类是新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掌握着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钥匙。
从本质上来讲,现在青年人孤独乃至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多发是深度现代化导致的个体化的结果。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正在找寻新的平衡。我们大可不必给新技术贴上负面的标签。新技术让青年人既可以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也可以找到适合的角色参与社会进程。新技术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它可以充当崛起的杠杆,助力青年更好成长,也可能成为信息的茧房,引导青年走向自我封闭。
综上,通过新技术建立有温度的人际关系和多元的社会样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一方面,青年人需要提高数字素养,将社交媒体发展为健康生活方式的有力支点,而非屏蔽真实生活的数字屏障。同时,青年人应当将新技术更多运用于阅读写作、发明创造等需要深度思考的活动,而非仅用于刷网剧、看短视频、打游戏等感官刺激所带来的“低级”快乐。另一方面,青年人应当乘着新技术的东风抵达自己不曾到过的“远方”,放眼更为广阔的世界,而非放大虚幻的自我主体性,沦为技术的傀儡和附庸。同时,年轻人应当善于运用新技术去发现“附近”,并为改变“附近”作出积极努力,而非将自己囚禁于“数字化的牢笼”,放弃感知“在地化”的真实关系。
(作者系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转自《学习时报》2024年7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