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用“关系模型”试说“改革历程”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20-11-30
作者:齐亚静
编辑:王娟

编者按:在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欢迎各位老师结合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撰写“千字文”,回顾个人、部门、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成绩,展望未来前景,也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用“关系模型”试说“改革历程”

齐亚静

在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恰逢中央团校改革三周年,我想用一种特别的形式诉说这三年来学校的改革历程,既是表达对过往的感激,也是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2017年11月21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团校改革方案》。自此,中央团校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可以说,《中央团校改革方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青团工作作出的又一次战略性谋划,也是对中央团校重拾建校初心,聚焦主责主业的殷切期盼。转眼,整整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央团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团校人也信心倍增。回望过去,心潮澎湃!

事物总是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一个变化必定会带来一系列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就是一个“自变量”,“改革成效”就好比“因变量”。从自变量到因变量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预测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各种变量和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模型”。

起初,“改革”带来了“工作要求”的变化。中央团校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要着眼党的青年工作大局,把握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这一根本定位。这改变了学校原有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课程设计安排,甚至后勤保障服务等,也对团校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比如,从“教学生”到“教干部”,从“一支笔”到“四支笔”等。这些工作要求衍生出工作负荷、角色冲突、情绪压力、本领恐慌等多种因素,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

接着,“工作要求”推动了“工作资源”的升级。学校很快对新的工作要求作出积极响应和科学干预。在党中央和团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学校党委和校领导的精心部署下,学校相继为教师转型提供了多种平台和资源,包括举办多场专题培训、组建多个课程组、给教师更多自主性、鼓励教师跟班学习、校领导牵头进行基层调研、改革激励措施等等。这些重要举措升级了工作因素中的“工作资源”,提升了组织和领导支持、同事支持、工作意义感、工作自主性等水平,有效缓解了改革带给教师的压力感。

随后,“工作因素”和“个体因素”相互作用促成了“改革成效”。任何事件结果的产生,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工作资源的升级不仅能有效应对压力,还增强了教师的角色认同和使命感,激发了教师的工作动机,进而收获了可喜的成果,如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培训教材和学术专著出版、智库报告获批、宣传文章频发等。这不仅让团校教师有了成就感,也让团校改革有了获得感。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我国“十四五”发展蓝图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未来,“改革成效”势必会带来更多资源或红利,进一步激发团校人的干劲儿和热情,促进其工作技能不断提升,工作成果不断丰硕,形成“个人-工作”“个人-他人”“个人-组织”更加适配的良性循环,让“改革”与“改革成效”的“关系模型”更加丰富、稳固。让我们与学校缔结“心理契约”,在“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作者系青年发展战略研究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