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吴泽泉:“我希望能成为学生们的‘老头子’”
“身边中青人”系列报道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3-06-07
作者:徐卫红
编辑:赵桂宁

【编者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中青梦的实现也需要每个中青人的共同努力。在这个小小的校园里,学生、教师、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用他们的点滴力量助力着中青的成长与壮大,用他们立足本职做好本职的行动表达着爱校之情、荣校之心、强校之志。新闻中心推出“我的中青梦”之“身边中青人”系列报道,带领读者走近那些在我们身边默默付出的中青人。

 

文/记者 徐卫红

 

 

额头宽宽,脸庞方方;眉毛粗粗,头发黑黑。这位年轻老师未吐一词却自显一股可爱劲儿。

一口讲述天地之道,一心润泽千百灵魂,自己只愿做一眼清澈见底、奔流不息的泉,倾尽自己全部的清凉,与人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他,就是我校中文系教师——吴泽泉。

“我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该上大学时上大学,该考研时考研,该读博时读博,该找工作时就找到理想的工作了,吴泽泉口中的“幸运”即来源于此。他又说,“高考和考研都没考上自己心中理想的学校”,而这话只是被他轻轻地一带而过,像阵风消失在空气里。“人免不了要经历失败,而失败总会比成功多。人应该尽量记住自己的每一次成功,让自己以后做事能更为自信些。”

当一名大学教师并非是吴泽泉从小怀揣的梦想,但却是他人生中最自然而然的事。初中时一心想读个中专然后当个国家干部——如粮库里的管理员,高中时转而想当一名能施展自己抱负的政治家,再到大学时幻想当一名在法庭上一展风采的律师,及至读硕时又觉得“干什么都无所谓”,一直到成为博士生后才最终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当一名大学教师。

现代成功学往往强调人们要坚持不懈地追求一个特定的理想人生目标,有人一定会迷惑不解:为什么吴老师的人生理想不断转变着方向呢?对此,吴泽泉自有自己的看法:“存在主义提出一个观点叫做‘存在先于本质’,意思是说人首先存在,然后才以某种形式存在。我觉得,人的生命不是一开始就被决定了的,人是有很大的可塑性的,人处于一个不断的变化中。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讲,不要过早地认定自己天生适合做某一件事情,不适合做其他事情。要相信,人生是有多重可能性的,现在认定的事情,将来可能会放弃,未来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走,要边走边看。”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能与学生接触,看着永远年轻的不同面孔,吴泽泉感到非常愉快,“这份工作能让我时刻保持着新鲜感。”他说,“教师是一份相对自由的职业,它具有挑战性、创新性,同时又有一定的规律性”,谈到这里,他的脸上闪现出一抹神采奕奕的光彩,“理想的工作,是在工作中能够找到乐趣,找到成就感,工作成为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相反,成为生活的对立面。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对孔子来讲,工作是生活的必需的一部分,工作带给他的只有快乐,没有烦恼。我很幸运,也很感恩,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要把这份工作做好,为别人,也为自己。”

教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自从当了教师后,教学成为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他说,“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负责,我希望自己的课能一直不断进步,有所变化,富有活力。”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吴泽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他将教学分为两种:“西南联大式”和“按部就班式”。所谓“西南联大式”就是授课教师多讲自己研究有心得的东西,其余则多让学生自学;所谓“按部就班式”即授课教师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学求全求细。而吴泽泉认为理想的教学方式是既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本学科的重要基础知识,又能将自己学有专长的那部分知识重点传授给学生。对于讲课风格,他也有自己的看法,将之分为“激情式”和“学理式”两种。“学理式”客观理性,而“激情式”更具感染力、更易调动学生兴趣,而如何将两者完美融合也是他教学中不断探究的方向。

“9∶45开始的课竟有不少同学姗姗来迟,还老有人在讲话!有两次我在课堂上发火了,但发完火后又很后悔:因为大部分人是无辜的,不能因为少部分人的错误批评全班同学;另外,迟到者受到严厉批评后就会一扫羞愧之心,这等于剥夺了其自我悔改的机会。”此后,如遇有类似情况,吴泽泉就采取“含蓄政策”,如有人上课讲话,他就停止讲课转而笑眯眯地望着“窃窃私语者”,效果倒也不错。

当班主任因为学生而“吃醋”

吴泽泉担任中文系10级1班、09级1班的党支部书记,对此,系副主任魏万磊告诉记者:“这是个良心活,不计工作量,他负担了很多。贡献很大,提出的改革方案也正在试运行。”“他人品好,有爱心,有耐心,尽职尽责……”魏万磊毫不掩饰对吴泽泉的欣赏之情。10级1班党支部副书记韦洁菲说:“吴老师非常务实,注重真情实感和真正的信仰。”同事陈华积评价说:“他为人低调,做事踏实,是一名淡泊名利的老师。”

作为班主任,吴泽泉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不断加深。吴泽泉说过的一句话让同学们很感动:“大家有什么事随时都可以来找我!”平时如遇上学生他都会争取和他们多聊聊。“他会问你的家乡在哪,喜欢的偶像是谁,生活学习情况怎样,现最关注什么等各类问题。”在他的办公室,经常能看见他和学生促膝谈心的情景。

谈起学生,吴泽泉的眼里泛着爱的光芒。“每一个学生在我眼里都是很优秀的。我知道学生之间自己会进行比较,认为谁谁谁比自己优秀,但在我看来,这只是每个学生特点不一,其实他们都是一样的优秀,好比父母永远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证明自己。”

吴泽泉有时竟也会为学生而“吃醋”。他坦言道:“刚开始,有个学生有事不来找我,却去找原来的班主任,这让我感到有些失落,有些惭愧,又有些羡慕。”失落的是自己的学生却不来找他,惭愧的是自己工作还没做到位,羡慕原班主任能如此受到学生的信任。“后来慢慢地也有学生主动地来向我求助了。”说到这里,吴泽泉得意地露出了个大大的笑容。

希望能成为学生们的“老头子”

2010级中文一班的班长姜蒙说:“当他知道班里几乎一半的同学交了助学金的申请,就说:‘看到班上这么多人需要帮助,我很痛心哪!’他让班委们留心观察班里还有没有需要帮助而羞于说出来的同学。吴老师真的很爱学生,作为班委,我时刻能感受到他的那种由衷的关爱。”

吴泽泉认为,师生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信任。“老师要真心诚意地对待学生,要为他们的发展和人生考虑。鲁迅之所以在青年学生中有很高的威望,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能真正站在年轻人的立场,思考并指导年轻人该怎样工作、怎样生活。鲁迅在给年轻人的忠告中提到:第一要生存,第二要发展。这个忠告到现在还适用。”他说,“丁玲在回忆文章中提到‘左联’的青年作家们背后称鲁迅为‘老头子’:‘这事儿到底要不要惊动老头子呢?’‘明天的会需不需要老头子亲自到场呢?’‘老头子’这个称呼一方面有玩笑意味在其中,青年们觉得鲁迅和自己有年龄差距,有代沟;另一方面透露出鲁迅在青年人心目中的地位:老头子是儿子称呼父亲的,青年人称鲁迅为老头子说明他们觉得鲁迅就像自己家中的父辈一样,是可以信赖的。其实,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学生们的‘老头子’,他们能像是对家人一样地信任我,依赖我。”他的眼里闪着亮光,随即又微微摇了摇头:“可能这是一种奢望吧!”

“吴老师很温和。”“平易近人!”“他有一颗童心。”“他很可爱!”“他的笑容很特别,能融化人的心。”……同学们提起吴老师时,都七嘴八舌地大声说道……也许学生的评价能让吴老师的愿望不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