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这是初入台湾时听到的第一句关于台湾的话,在台湾学习生活的这半年里我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印证着这句话。
9月的台湾暑气尚未褪去,世新大学的校园里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校园不大,熟悉起来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陌生之外多少有些亲切,我开始憧憬着在130天的时间里我会遇见什么样的生活。
在四个多月的学习中,我们体会到了更多元的教学模式,除了传统的面授模式外,世新大学还开设网络授课和面授相结合的课程,我的一门系内选修课民俗文学赏读就是以这种模式进行授课,在网络授课期间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在网络平台上观看视频课,并在线上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授课的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她在网上提前录好视频资源,同步展示课件,这种上课方式利于学生们自由调配时间,同时对于遗漏或不懂的教学内容可以反复观看。在面授期间,老师会对同学们在线上教学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反馈。所以看似轻松的网络课程也不能有丝毫懈怠。
台湾老师的授课相对开放,以发散性思维为主,在依据课本的同时关联课外知识,和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氛围轻松。但是台湾的同学们似乎也并不轻松,除去期中期末考试外,许多课程会留有随堂作业,要求学生们进行课下学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在世新大学的校园里随处可见运动的身影,大多数同学会选择排球、篮球等,即使在阴雨绵绵的天气,甚至考试周都有不少同学进行体育锻炼。
在台湾的四个月里,除了校园生活,印象最深的还是人的亲切和文化的沉淀。 “谢谢”仿佛是每个人的口头禅,上下电梯主动靠右站把左边留给赶时间的人,地铁内禁止饮食,即使车厢内很拥挤也很少有人去坐博爱座,自觉做到垃圾分类然后在固定的时间等待垃圾车……这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在他们看来不值一提,但是真的不得不让人感叹台湾人的素养是值得敬佩的,他们热心却又不会让你感到害怕。其实在我看来,台湾的生活节奏并不算太快,人们总是很注重生活品质,诚品书店总是人满为患,特别是儿童书区,每到周末总会有许多孩子,还有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总会觉得温馨。满目的繁体字留存着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味,台湾人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日常生活中,总能感受到他们对于文化的一种传承。
台湾的地域面积不大,却能让人感受到它的丰富和浓浓的人情味。回想起和蔼的老师,熟悉的台湾同学,7-11的大叔,卖卤味的小哥,快餐店的阿姨……总是很感谢他们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回忆里,满是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