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 新闻传播学院
这个暑假学校组织我们去了牛津大学进行暑期活动,20天在牛津的学习让我收获颇深,不光在课堂上学习到了许多学术知识,也在日常的生活中了解到了许许多多的英国文化。
牛津大学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人才辈出。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传说这里是古代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因而取名为牛津。参观牛津大学,犹如浏览牛津市容,因为学校和城市融为一体的。早在12世纪之前,英国没有大学,人们去法国等欧陆国家求学。1167年英格兰国王同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学者召回英国,聚集于牛津,从事经院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之后,一些学者也慕名而来,一所新的大学逐渐建立起来,这就是剑桥大学。如今牛津、剑桥两地的市民大多数都从事与学校有关的工作,早就与学生们和睦相处,而且这两座城镇早已成为闻名全球的旅游胜地。
20天在牛津的生活让我深刻感受到,牛津不只是一所大学,更是一种文化。
文化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虚幻的概念,大家都在谈文化,但如果将文化看作是生活方式的延续的话,那作为学生感受到的牛津的文化是特别的。入学典礼,吃饭,考试需要系上白领结,深色西装,黑皮鞋和学袍。晚宴时,烛光摇曳在几百年历史的大厅中,墙上挂着几百年来和学院有关的最有成就的人的画像。晚宴完毕,或是去pub再寻醉一番,或是回到宿舍赶完半夜12点的deadline,这些都不失是人生不可多得体验。大学并不追求情调,但生活在这里又避不开它。这里除了是适合静心思考学习的地方,还是令人放松又热闹的地方。藏着渡渡鸟化石的自然科学博物馆,绘画作品艺术品丰富的阿西莫林博物馆,哈利波特拍摄地点的christ church……牛津一条古老的街上到处都绽放着陈酿了多年历史文化散发着奇异芳香的花朵,一块砖一块瓦都向你诉说着过去。牛津代表的文化里,严谨和魔幻,古典和现代,保守和癫狂就如同这里古老教堂钟楼的钟声和晚上街边Disco的音乐奇妙的共存着,就如同这里的学神学霸和我们也奇妙的共存着。这就是牛津的世界。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英国人们的举手投足间都无法掩盖的绅士风度,在人们的印象中,英国绅士,他们通常会手拿文明棍,头戴大礼帽,身着笔挺的西装,足蹬亮皮鞋。在中世纪英国,绅士阶级是一个社会阶层,社会地位仅次于贵族,如爵士等职位。此阶层的男性成人当时称为绅士。“绅士”源于17世纪中叶的西欧,由充满侠气与英雄气概的"骑士"发展而来,后在英国盛行并发展到极致,绅士风度即是英国民族文化的外化,又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看齐上流社会的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掺杂了各阶层某些价值观念融合而成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虽然在现在的英国,人们通常穿着随意休闲,只有偶尔的正式场合才会身着笔挺西装,但他们的举止行为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全民高素质。他们通常彬彬有礼,待人谦和,衣冠得体,谈吐高雅,良好的自身修养。走在大街上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人冲你微笑打招呼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有人主动过来帮忙。道路上的车永远不像赶着去投胎一样开得横冲直撞,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可以闭着眼睛直接过,因为车必定会先停下来等人;“谢谢”“对不起”“今天天气很不错”被他们经常挂在嘴边,这渐渐让我对街上过往的任何一个人都抱有好感。
这次的英国之旅让我非常惊艳,进行活动时老师又能照顾到大集体又能照顾到个人的自由,让我们在有组织有纪律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让自己自由的投入到新鲜陌生的英国环境之中。除了每天固定的上课时间,我又抽出课余时间去听了音乐会,看了莎士比亚话剧,游览了大量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教堂。在这段时间中,我不仅英语能力有了比较大的提升,独立能力也变强许多。对我来说,去英国的这段经历无比的珍贵,是我一辈子都会珍惜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