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络校报
智慧校园
走进团校
新闻资讯
党的建设
干部教育培训
研究生教育
科研与智库工作
合作交流
校园服务
智慧校园
学校简介
学校历史
学校领导
组织机构
学校环境
学习头条
要闻速递
校园新闻
党建群建
教学动态
学员培训
青年讲堂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合作交流
校园文化
重要专题
理论研究
媒体视角
首页
>
跟总书记学
【理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的未来和希望。广大儿童工作者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022-06-02
【理论】从百年历史大视野深刻理解三重关键性政治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富有理论深度、实践厚度、情感温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历史眼光和深邃思考,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需要透过百年历史风云,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青团、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这三重关键性政治关系。
2022-05-31
【理论】谱写共青团建功新时代精彩华章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100年来共青团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历程,充分肯定了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一代代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阐明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对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闪耀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光辉,是新时代共青团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
2022-05-24
【理论】打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底色”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心怀“国之大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青春之我贡献伟大时代。回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百年征程,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构成了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政治底色、价值底色和精神底色。
2022-05-24
【体会】立足岗位 面向未来 再立新功
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中央团校一名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胸怀“国之大者”,立足本职岗位,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做贡献。
2022-05-23
【评论】增强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和青年前列的历史自觉
1922年5月,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缔造了中国共青团作为自己的助手和后备军。回顾共青团在党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投身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始终以高度的历史自觉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和青年前列,是中国共青团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取得一切进步和成就的重要保证。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国共青团要面向未来、再立新功,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和青年前列的历史自觉,努力走在坚持党的领导、代代接续奋斗、扎根广大青年、勇于自我革命的前列。
2022-05-18
【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的生动实践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国共青团建团。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共青团推动中国青年运动,经历百年青春奋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演绎了百年青春的精彩篇章。
2022-05-16
【理论】青春不负红色梦想——党领导下的中国青年运动百年历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缔造并领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引领和指导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2022-05-15
【理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青春力量
1922年5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和帮助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共青团的创立,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里程碑,标示了共青团“为什么出发”的初心使命,有着深刻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
2022-05-15
【评论】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的立身之本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共青团才能团结带领青年前进,推动中国青年运动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共青团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团员青年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到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奉献最美好的青春,不断诠释着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
2022-05-15
【评论】争做“五个模范”,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着眼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根本大计,殷切期望新时代团员青年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五个模范”的要求为新时代团员青年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2022-05-13
【评论】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
2022-05-06
【评论】从百年青年运动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共青团履行党的青年工作责任就是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引导广大青年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坚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带领青年将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2-05-05
【评论】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2022-05-04
【评论】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筑牢建设教育强国基础工程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应有之义,是我国取得人才资源优势、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保障,是为世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必然路径。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2-04-30
【评论】不断增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最好的领导者和保护者。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不断增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2022-04-29
【评论】奋力续写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的新篇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1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关于青年的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青春担当,是一部记录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事业成果、反映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风貌的重要文献。
2022-04-27
【评论】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貌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亲自推动出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层面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寄予厚望。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党管青年原则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推动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2-04-21
倪邦文:把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引领民族复兴航船破浪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进一步奠定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极大迸发,为民族复兴汇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2022-04-11
【评论】“大翻译运动”抹黑中国的险恶图谋必然不会得逞
俄乌冲突发生后,有极少数网友在网络平台上曾发出调侃言论,这些网络言论被上述别有用心者翻译为当地语言,导致当地民众产生反华情绪。他们还利用泡菜等敏感话题,以选择性翻译配评论截图,煽动日韩对华的负面情绪。“大翻译运动”背后反映出对华不怀好意者不希望中国发展和进步,以及其内心的恐惧和焦虑。他们居心叵测地翻译自媒体中少数不具代表性的极端言论,将其放大和固化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进而给中国发展制造障碍。
2022-04-08
【评论】循着“五个必由之路”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奋进历程,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奋斗、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首次概括提出“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制胜密码”,鲜明标定了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的“信心源”,清晰擘画出赢得光明未来的“航线图”。
2022-03-22
【评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勉励年轻干部要筑牢根基守住防线练就本领不负人民拼搏奉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嘱托,激励和鼓舞着广大团干部高扬理想旗帜,坚定理想信念;密切联系群众,心系广大青年;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不断练就过硬能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2022-03-09
倪邦文:旗帜鲜明讲政治 不断提高政治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的殷切希望,通篇贯穿着鲜明的政治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培养年轻干部的政治考量和政治内涵。理想信念是政治的灵魂,拒腐防变是政治的防线,正确政绩观是政治的标尺,过硬本领是政治的能力,担当和斗争精神是政治的品质,群众路线是政治的根基。讲话从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和战略高度,聚焦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突出强调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关乎未来、关乎国运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高度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做顶层设计的深谋远虑。
2022-03-08
【评论】中国人权事业成就举世瞩目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做好人权工作对于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2022-03-02
【理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揭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擘画了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路径,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2022-01-25
【理论】百年大党的理论自觉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指导、理论斗争、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在坚持、捍卫、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不断开辟出新的境界,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2022-01-20
【理论】掌握历史主动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着党对待历史的态度、思维、方法,体现了党的理想、性质、宗旨,贯穿党的百年历史进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要求,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增强执政本领,凝聚智慧力量。
2022-01-17
【理论】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需要把握的几对重要关系
我们党历来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坚持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概括总结了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议》的说明中指出:“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对重要关系。
2022-01-13
【评论】年轻干部要修深厚之内功、造可用之栋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为年轻干部提供了一本成长成才的“武功秘籍”,其中练好内功、提升修养是要义,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是心法口诀,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是终极目标。只有掌握要义、习得心法,才能将内功外化于招式,才能真正做到招式尽出、招招到位,实现终极目标。
2022-01-06
【评论】深入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变革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我们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明,是对其传承的结果,又是对古老的中华文明进行改造后的中华文明新形态。
2022-01-04
加载更多